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端午诗句经典名句(诗词选编——端午50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08:18    


1.

端午日赐衣(758年)

唐 ·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中唐 · 杨巨源

䌽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3.

端午日 中唐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

竞渡诗① 唐 · 卢肇

① 一作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

端午 唐 ·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7.

宫词 其二十九

前蜀 · 花蕊夫人徐氏

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

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䌽缕长。

8.

和李秀才端午日见寄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閒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9.

端午日事(1057年5月5日)

北宋 · 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10.

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1057年5月5日)

北宋 · 余靖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11.

端午 北宋 · 刘攽

万里荆州俗,今晨采药翁。

浴兰从忌洁,服艾已同风。

泛酒菖蒲细,含沙蝘蜓红。

沉湘犹可问,角饭畏蛟龙。

12.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1081年5月5日)

北宋 ·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

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3.

南歌子 杭州端午(1090年5月5日)

北宋 ·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4.

浣溪沙 端午(1095年5月4日)

北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䌽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15.

南乡子 其四 端午

北宋 · 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16.

端午同子宣平岚榭晚酌望南山而有作

北宋 · 张商英

相见常嗟相聚稀,平岚危榭对斜晖。

牛羊遍野草初绿,槐柳成阴春已归。

顶上绯生麋角解,嘴边黄尽燕初飞。

白头共作天涯客,几向南山咏式微。

17.

端午偶题

北宋 · 张商英

孤忠不屈赴湘流,甘与干逢地下游。

若共蛟龙争口食,何如附会楚王休。

18.

喜迁莺 其五 端午泛湖

北宋 · 黄裳

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19.

端午日(少作)

宋 · 杨时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

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20.

和端午

北宋 ·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21.

偶书 北宋 · 邹浩

去年端午尚京居,骨肉团栾奉板舆。

今日菖蒲还荐酒,犹于岭表待文书。

22.

端午日二首 其一

宋 · 饶节

艾叶斜枝短,菖蒲瘦节长。

绿云依鬓乱,红雪落杯香。

风物江淮似,功名岁月忙。

泽间人吊屈,应有泪浪浪。

23.

端午绝句二首 其一 

北宋 · 谢逸

白发无端种种生,每逢佳节只心惊。

老妻稚子知人意,但把菖蒲酒细倾。

24.

端午 宋 · 许景衡

节序重重过,京华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

穷巷无来客,他乡有故人。

挥毫非楚些,谁与吊灵均。

25.

端午即事

北宋 · 谢薖

卯饮缘佳节,昌阳荐一卮。

儿咨射团事,妻诵赐衣诗。

懒检三闾传,争缠五䌽丝。

平生几端午,随分作儿嬉。

26.

次韵赵戒叔灯下见榴花明日重午

宋 · 周紫芝

醉帽风前著,榴花烛下看。

嫣妍为谁好,流落未妨欢。

故国应千里,归涂梦百盘。

明朝是重午,努力愿加餐。

27.

端午日次郁林州(1129年5月5日)

宋 · 李纲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28.

端午日北还至斛岭寄连州诸公(1130年5月5日)

宋 · 吕本中

岭上逢端午,随家更北征。

隔村闻贼斗,通夕畏蛇行。

厌病初辞瘴,冲泥却胜晴。

犹怜昌歜酒,不与故人倾。

29.

临江仙(1129年)

宋 ·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30.

乙卯重五(1195年5月5日)

南宋 ·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1.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1166年5月5日)

南宋 · 陆游

楚人遗俗阅千年,箫鼓喧呼斗画船。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32.

重午(1184年1月5日)

南宋 · 范成大

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䌽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药裹有时生网丝。

33.

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

南宋 · 戴复古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34.

端午三首 其二 南宋 · 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5.

端午 宋 · 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䌽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36.

诉衷情令 端午宿合路

南宋 · 姜夔

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蘋花,孤负薰风。

37.

端午

南宋 · 陈宓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

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

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

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逢时。

38.
将至古渝虞宪(刚简)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其三

 南宋 · 魏了翁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39.

端午上饶道中

南宋 · 裘万顷

一春留滞在京华,午日依前未到家。

细葛香罗素无望,黄尘乌帽亦堪嗟。

争舟野渡人如簇,立马邮亭日欲斜。

遥想埙篪献亲寿,䌽衣罗拜酌流霞

40.

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南宋 · 阳枋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41.

端午日 南宋 · 李龏

高门高挂艾天师,玉臂还缠五彩丝。

我只一杯昌歜酒,羲皇窗下读骚辞。

42.

端午 宋 · 胡仲弓

画舸纵横湖水滨,䌽丝角黍斗时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43.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1279年5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蒲看,黑头非所求。

44.

端午感兴 其一 (1280年5月5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45.

其二 (1282年5月5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46.

端午 宋末元初 · 丘葵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47.

午节 宋末元初 · 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48.

端午 元 · 张玉娘

晓糁蒲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怜清梦隔潇湘。

49.

端午呈敬义叔

元末明初 · 刘炳

凉雨晴时艾叶肥,家家将绿上门扉。

土墙树密黄梅熟,草阁帘深紫燕飞。

病臂谩缠新䌽索,御香犹带旧罗衣。

邻翁有酒招相饮,醉不颠狂晚不归。

50.

柔城县端午

明 · 徐居正

去年端午客杨州,今岁飘零锦水头。

苜蓿堆盘欺我吟,菖蒲浮酒为君谋。

浮生几度天中节,尘世多惭海上鸥。

南楚英灵应不昧,无因一去酹湘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