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契丹人是现在哪里人(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现在是哪个民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8:10:13    

局势风云变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一个朝代迎风而立,挺立潮头。

提起宋朝,我们会想到繁华的铺子,络绎不绝的车马道,千年前高低婉转的吆喝声至今仍在回响。

那是个市井生活如花似锦,商业极度繁荣的时代。清明上河图就细致描绘了那时的生活,令无数人心向往之。

可在同时代,我们仍能听到王安石呜呼哀哉:“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可见就算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宋朝,也十分忌惮暴虐的契丹。

契丹早在公元907年,就在中国北方建立自己的朝代,史称为辽。辽国的统治者契丹一族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活跃年份大概长达1000年之久。

这个民族最兴盛的时候,占据了中国东部半壁江山的疆域,甚至囊括了日本海和阿尔泰山。

一路北行可致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与西夏、大理等相比,不可谓之不辽阔,只是人口密度稍逊一点罢了。

如此范围广大的领土,自然是靠血腥的厮杀,一点一点打下来的。而当契丹铁骑横扫过境,血流漂橹时,宋朝首当其冲。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里,也没少见到宋辽两国的种种博弈,包括金庸小说所写的《射雕英雄传》,也讲述了两国之间你来我往的争斗。

两国恩怨由来已,早在宋朝北伐起,宋和辽就已经结下了梁子,两国断断续续打了25年,大大小小有战役几十场。

北宋在两次较大规模的北伐中都走向了兵败,这大大削减了宋朝的兵力,在他们心底留下了较深的“恐辽”情绪。

可是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契丹,却突然销声匿迹,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他们为何会消失?如今何在?今天我们就走进那个王朝,走进契丹。

契丹出世,繁盛一时

契丹一族出现于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大致兴起于四世纪中叶十世纪初,此时正值八王之乱后,各个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纷纷建立少数民族政权。

有学者认为契丹和库莫奚属同一支族裔,但也有源于匈奴与鲜卑的说法,或契丹是鲜卑旁支的派别。

契丹一词,按契丹语(现已绝迹)来说,是“镔铁”的意思,这个民族骨子里也确实像铁一样坚硬、刚强,有着猎鹰般的血性,驰骋于草原之上,屡屡入侵边境,烧杀抢掠,犹如蝗虫过境。

契丹刚刚建立时,也是四面挨打的命运,直到唐初,他们才意识到了唯有统一部族,整合力量才能更好的抵御其他族裔的进攻,为部落带来幸福生活。

于是八部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正式迈出了走向强盛的第一步。

到了唐太宗时期,大贺氏拜于强盛的唐王朝麾下,封都督府,期间契丹人依附的对象几经变换,直到耶律阿保机放弃可汗称号,改为皇帝,在唐朝衰微之时建立辽国。

与传统游牧民族不同,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执行了以草原牧业为重心,同时发展农耕经济的政策,大大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甚至在契丹的政权稳定之后,你可以看到契丹族与汉人一起抡锄头种地的奇异景象。

不知是不是因为草原的浩瀚养出了一丝宽广的胸襟,契丹算是一个比较乐意学习汉文化,移风易俗的民族。

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特色与汉文化的契丹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创出了自己风格的文学艺术,并促进了中华文化向中亚等地的对外传播。

契丹人这种不全部“赶出去”,也不全部“迎进来”的文化政策,至今还有借鉴意义。

他们既不会在文化上傲慢地拒绝汉文化,也不会因为汉文化的到来,而使得自己的民族文化甘居下风,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契丹人甚至逐渐接受了儒家思想,用其中先进的文化理念改组国家结构,提升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到了宋朝时候,著名的萧太后执政。她收回了众亲王的兵权,确保皇权的绝对定位;又以雷霆手段摄政朝廷,确保辽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辽的综合国力在这时达到了顶峰,辽宋之争也就发展到了高潮阶段。

宋辽之争,鼓角难歇

北宋的开局可能不是最低地狱级别的副本,毕竟还有“扫六合”的秦王和乞丐逆袭朱元璋,但北宋边境群狼互踞,这“契丹”让北宋历代统治者都头痛不已!

因为自从宋朝立国起,契丹就没少骚扰宋朝,在两国的战争中,宋朝又是败多胜少。

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因为北伐损失了不少精兵良将,折损了自身实力。然后宋朝就在契丹的骁勇善战的阴影下面对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战。

公元1004年,发展致顶峰的辽国盯上了宋朝这块肥肉,军马浩浩荡荡、挥师南下。

辽国丹圣宗耶律隆绪,太后萧绰,统帅萧挞凛等各路契丹名将,所带领的精兵达到了20万以上,消息刚传到宋朝首都东京时,举国震惊。

危机情形之下,已有臣子向皇上请求先行南下,再徐徐图之。在金陵、四川等地进行考量,采取地理位置上相对合适的选择。

正值兵临城下,当时宋朝的皇帝宋真宗看见大臣们不谈应对之事,选择新都城,他很是头疼和失望。

这时,宰相毕士安、寇准、枢密使王继英等人力排众议,向宋真宗请柬,望皇上御驾亲征。

宋真宗答道:“累得边奏,契丹已谋南侵。国家重兵多在河北,敌不可狃。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议,何时可以进发。”

大概意思就是,我已经下定决心出山,你们都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出征的具体事项吧。

三位股肱都认为宋真宗应该前往澶渊,但是毕士安、韩继英等大臣都是怀柔之人,何况他们本来就不想迎敌。

他们认为澶渊外城并不宽广,又长期聚集民众,离冬天也还有一段日子,可以慢慢想、慢慢谈、慢慢去。尤其是要“庶合机宜、不亏谨重”,缓缓图之!

可是宋朝名臣寇准却觉得一刻都不能等了!他直言:“大军在外,须劳烦陛下暂歇澶渊,动身之日必须提前,万万不可迟缓!”

但当真的来到澶渊,宋真宗看到凶神恶煞的契丹人,开始后悔了自己的决定。但此时已经退无可退,寇准拉着宋真宗亲征前线。

见到天子亲临前线,本来打得很艰难的官兵们一时间士气大振。

同时,宋真宗召集有战斗能力的乡兵(地方武装)、边境上的居民团结一心,配合军队作战,有突出贡献者,战后一律封赏。

由于充分发动了群众,军民一心,人人骁勇善战,宋军势如破竹,大破辽军。辽军将领萧挞凛被宋军一箭从马上射了下来,大挫辽军锐气,萧太后更是痛哭不止,伤心欲绝。

两军交战,有时候靠的就是气势。不管能不能赢,先拿出浩大的声势;不管对方认不认输,先挫一挫对面的锐气。

经过这样折腾,宋军竟在战场上打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稳占上风,将辽军纳入了包围圈。情急之下,辽军向宋军求和,希望以谈判的方式尽快结束这场争斗 。

在谈判中,名臣寇准一如既往拿出了铁腕手段,他进言希望让契丹称臣,归还幽州、蓟州的失地,他认为只有用雷霆之势力,才能真正威慑到这些少数民族族裔,为国家争得安宁。

就算辽国使团不能接受“臣属”这种伤害自尊的提议,若能收回失地,至少可以偿还葬身异乡的将士的夙愿,更可以为未来的抗辽战争建立新的防线,让辽国的中原梦粉碎在澶渊的悠悠碧波中。

寇准也因为这不卑不亢的外交手段和不凡的气度,受到后世诸位史家赞叹。

本是赢家的姿态,但宋朝仍是那个重文轻武的宋朝。

宋真宗和一众大臣被之前的几次失败留下了心理阴影,不敢奢求寇准“邀使称臣,献幽州地”的提议,一心只求和平,与辽签署《澶渊之盟》。

这是个屈辱的条约。宋辽签订协议以白沟河为国界,两国不再起战事,只以盟国相称,互为兄弟。但宋朝每年为辽缴纳10万雪花银,20万绢布的岁币,作为换取和平的代价。

很明显,宋朝在这一仗中并没有得到太多好处,打赢了仗每年还要向辽军缴纳白银,也是极为罕见。

但客观上北宋也用这屈辱的条约,获得了一段相对稳定、无战事的岁月,宋朝领导人抓住机会发展经济,休养生息,出现了一阵繁荣和乐的景象。

辽国百年,沉浮发展

尽管此次对宋战争并未打赢,但谈判的胜利也为辽国取得了极大的好处,如果按照这个态势,辽国继续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假以时日又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但历史不容假设,其前进的发展方向也是难以揣测的。

谁也没有想到,辽国后期契丹族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行政上横征暴敛,生活上荒淫无度。契丹贵族对民众的压迫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满眼荒唐的辽国明显气数已尽,这时,女真族异军突起,给摇摇欲坠的辽国添上了埋葬他们的最后一锹土。

1122年,完颜阿骨打率领的金军南下,直接杀入了天祚帝的行宫,追得辽国天祚帝四处乱窜,甚至考虑去西夏避难。

1125年,逃了三年的天祚帝还是被抓了。辽国灭亡,偌大一个政权分崩离析,几千万的人口或是怀着亡国恨迎来新的统治者——金;或是离开了故土,各自逃亡奔命。

部分契丹人逐渐迁徙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如湖广行省、四川行省、江西行省等。就是现在的云南、广东、贵州、江苏、江西、湖北一带。

他们加入了蒙古军队,随蒙古人南下,来到西川,云南等地,从此在这一带形成了聚居地。

而兵败的辽国政权向北迁徙,由耶律大石亲率200铁骑,连夜向北逃亡,快马加鞭行了三日,一直到达可敦城,召集各州各部首领,希望得到鼎力相助,匡扶辽国的山河。

他们建立了西辽(或称西契丹、后契丹)的政权,耶律大石称帝叶密,年号“延庆”,打算大展宏图伟业。

可是,契丹人强行续命的西辽,还没有光复昔日的光辉,便零碎在了连欧洲都能横扫的蒙古铁骑麾下。

契丹人也从此退出了统治者行列。契丹民众,终于完全散入中国各地。

几百年之间,契丹人已经在小聚居、大杂居中和其他少数民族相融合,大多融进了女真、蒙古、汉族里面,少数融合到今维吾尔、哈萨克、土族等等,成为了其他族裔的一份子。

契丹这个名字,逐渐失去了历史的呼唤。

到了明清,契丹民族已经与其他民族无异。

在契丹聚集地,建有大量传授儒家思想的私塾、学社等,甚至可以见到令人心生崇敬的孔庙,四处书声琅琅,正是在诵读儒家经典名篇。

对契丹一族来说,这或许既是一种落寞的消融,又是一种无法撼动的延续。

契丹强盛一时,将附近一圈揍了个遍,建立政权长达218年,若按排名论,也算名列中国历史朝代前茅,可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未能顶住历史的大龙卷风。

辽国契丹一族的强大源于他们勇于接受外来文化,包容让他们强大,但在他们学习先进外来文化的同时,逐渐忘了自己民族以钢铁精神文明的内核。

在得到较好的生活以后,不思进取,安于享乐,最后只能被淘汰在历史的浪潮中。

尽管已经找不到昔日的契丹民族,但到了今天,在乌克兰语、俄语、保加利亚语中,外国人仍有把中国称为契丹的习惯,这是他们曾经来过,创造过一个百年国度的见证。

其实,不管是宋也好,辽也好,世事虚幻不实,生灭无常。最终,当大江东去,世事千古都要被大浪淘尽,变成过往历史中的一个微末,飘散风中。

历史长河中,尽管中华民族屡屡遭险,但是时至今日,中华大陆的子孙还以炎黄自称,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反观契丹,就算强盛一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传承下来,留给后人的印记,也就无法像宋那样清晰。

消失的契丹留给了世人一个教训:可以一无所有,但要有文化,才能延续文明的力量。

相关文章